海南积极探索高尔夫大众化 高尔夫渐入百姓家

发布时间:

2011-03-08

  继海南建立公众高尔夫球场之后,2010中国(海南)国际高尔夫产业博览会将普及高尔夫运动作为了重要内容,我省积极探索高尔夫“大众化”、“平民化”
  高尔夫渐入寻常百姓家
  本报记者罗霞
  于1984年引入中国、被冠以“贵族运动”的高尔夫运动,近来与海口许多普通百姓有了一次“亲密接触”。在近日闭幕的2010中国(海南)国际高尔夫产业博览会上,不少海口市民拿起高尔夫球杆、借助高尔夫球模拟设备,尽情挥杆,感受着高尔夫运动的魅力。
  近年来,特别是高尔夫球被批准重返奥运会后,高尔夫“贵族运动”的形象被越来越多人否定,“平民化”呼声越来越高。高尔夫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的海南,也积极探索高尔夫“大众化”、“平民化”,通过建立公众高尔夫球场、成立青少年高尔夫球队等,向公众推广和普及着高尔夫运动。
  日益靠近的高尔夫运动
  因高尔夫球场占地较大,发展高尔夫运动在我国一直存在着不同意见。随着2009年高尔夫重新获批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越来越多的人士提出,高尔夫运动是体育运动,应该普及化、大众化,许多省份开始着手推动高尔夫运动的发展,这其中包括海南。
  去年7月底,在政府给予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支持下,海南首家公众高尔夫球场——依必朗高尔夫球场揭牌。该球场是继深圳之后、我国的第二家公众高尔夫球场,其采取低价格向社会大众开放,标志着我省高尔夫球运动在“大众化”、“平民化”上迈进了一大步。为规范公众高尔夫球场运作,今年,我省专门出台《海南省公众高尔夫球场认定试行办法》,同时还首次成立了青少年高尔夫球集训队,在青少年中推广高尔夫运动。
  于昨天闭幕的2010中国(海南)国际高尔夫产业博览会,更是来到街头普及高尔夫运动。“高尔夫既可以成为国际化、高端化的旅游产品,也是平民化、大众化的运动项目。”省贸促会会长陈忠文说,举办此次博览会,一大目的便是向公众传递这一理念,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高尔夫运动中来。在博览会上,高尔夫有奖知识问答、模拟体验等活动均吸引了许多观众。
  “在推广和普及高尔夫运动上,海南有许多优势。”省高尔夫球协会副主席何波涛介绍,海南拥有开展高尔夫运动不可多得的资源优势,四季均可打球,全省现已有近30家高尔夫球场,且目前球场收费较之国内外许多球场偏低。另外除首家公众高尔夫球场已开业外,海南还准备推出更多的公众高尔夫球场。
  在国内推广高尔夫运动的进程中,广东、浙江等省份今年已先后通过降税的方式,来促进高尔夫运动的发展,高尔夫球运动营业税收从20%降到了10%;今年两会期间,体育界全体委员联名呼吁,将高尔夫球运动从娱乐业中脱离,正式列为体育项目。
  实现“平民化”有多远?
  于去年开业的海南依必朗高尔夫球场,尽管作为公众高尔夫球场采取低价格向社会开放,但到目前为止吸引来的图“便宜”的高尔夫球手并不多。该球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到该球场打球的客人基本上更看重球场的特色,而不是价格。
  在海口工作的陈先生对高尔夫运动比较感兴趣,但在了解市场行情后望而却步。陈先生说,海南依必朗高尔夫球场比其他球场收费低,但在该球场打完18个洞(含使用球车),仍得花280元钱。另外,除了打球费用外,初学者需要购买球具及接受培训,这部分费用高昂,一套普通的高尔夫装备也需数千元。
  海南日报记者采访发现,很多普通百姓未加入到高尔夫运动中来,有些是对高尔夫运动、高尔夫市场行情缺乏了解,认为是“贵族运动”,有些认为运动成本过高。
  近两日在海口参加商界峰层高尔夫邀请赛的省内外一些高球业内人士提出,让高尔夫球走上“平民化”之路,首先应该增加高尔夫运动的宣传力度,改变“高尔夫球是贵族运动”、“随便打一场球就要花那么多钱”这两种认识。目前高尔夫运动已成为一种眼下人群相对高端、但已逐步向平民推广的运动方式,很多人已陆续加入到高尔夫运动中来,同时高尔夫运动不仅仅是单纯打一场球,它还包括对球场怡人自然风光的享受,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其次,海南可通过税收等方式,适当调整高球运动收费标准,培养大众对高尔夫球的兴趣。他们同时提出,高尔夫运动大众化,当下是让越来越多的人打得起球,而不是让每个人都能打得起球。
  另外,一些人士也提出通过增加青少年群体的推广力度、培养高球运动人才、充分利用荒地解决球场用地等来促进高球运动发展。